您现在所在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

新闻中心

News

婚俗改革:实验区先行,为全面改革婚俗、创新婚俗提供新可能

2024-05-31 00:06:28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婚俗改革究竟会有哪些改变、民众是否买账,实验区将率先“做出表率”。在“5·20”婚姻登记高峰来临前夕,记者前往实验区,探寻各地如何为婚俗改革提供N种新可能。

“森林式”婚礼,用“心跳”带动“行动”

5月17日,20对新人在国家4A级景区盐城市大丰区荷兰花海景区签署《文明婚俗新风倡议书》并领取结婚证。在西式建筑、鲜花、蓝天的见证下,一场小清新的“​​梦幻婚礼”践行了婚俗“文明朴素、绿色朴素”的理念。在景区门口,大丰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的招牌十分显眼。将婚姻登记处搬到景区门口,是大丰最新的创意。

“我们要结婚了!”在交换戒指、宣誓、放飞气球的浪漫氛围中,新婚夫妇不禁欢呼起来。“集体婚礼的仪式感好强,我们很开心、很幸福!”95后新婚夫妇赵天生和田嘉茹告诉记者,年轻朋友不喜欢隆重的婚礼,更喜欢有创意的新人婚礼。集体婚礼很有意义,一定会留下美好的回忆。赵天生说,他们也劝父母不要索要高额彩礼,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压力。

“婚俗改革是新观念的引导,是繁文缛节的摒弃,是物质需求减少、精神需求增加的一种体现。没想到,我们举办的集体婚礼,不仅得到了年轻人的认可,还有不少庆祝金婚、银婚的新人报名参加,重温结婚时的初衷,弥补曾经缺失的仪式感。”大丰区民政局局长朱小口说。

无独有偶,推行“婚礼式发证”,甚至将婚姻登记处迁至4A级景区以增强婚姻习俗改革仪式感的举措,正在江苏多地兴起。

在东台,当地有“结婚拜老槐树”的习俗。在东台市西溪旅游文化景区,开设了董永与七仙女主题文化园。园内有一棵“网红”老槐树,粗壮到两人可以合抱。新婚夫妇在树下牵手许愿,不时有白鸽成群飞过,为传统的婚礼习俗礼仪增添了一份神圣感。

婚礼的改变_现代的婚礼的变化_婚礼现场改变习俗

东台婚姻登记处位于景区游客中心楼上,距离老槐树约200米。老槐树后面是东台著名的相亲长廊。从一个场景移到另一个场景,随处可见结婚习俗。传统的婚礼习俗和礼仪融入婚礼改革,受到年轻人的欢迎。新婚夫妇在领了结婚证后,往往会穿上汉服,逛公园,拍照、录像留作纪念。

除了传统的授证仪式,东台还开发了丰富多彩的婚礼场景。在黄海海岸国家森林公园,每年有3000多对新人举办浪漫的“森林式”婚礼。呼吸着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达4000个的空气,徜徉在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,住进森林小木屋,吹着海风,对着40多万棵高大的水杉树讲爱情故事,对着绚烂的花海、活泼的松鼠诉说……海岸国家森林公园管理中心经济发展科科长余少友说:“在这种纯净的环境中,新婚夫妇用最纯粹的心许下最真挚的誓言,开启人生新旅程,非常浪漫。没有太多的装饰,森林就是最好的礼堂,把婚礼和蜜月串联起来。未来,希望低碳、绿色的“森林式”婚礼能被更多年轻人接受。”

在实验区采访中,不少新婚夫妇表示,举行了这一别具特色的仪式后,自己只邀请亲朋好友简单聚会,不再办理其他手续,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来迎接人生的新阶段。

朱小扣介绍,作为江苏省首家户外办证试点单位,大丰区正在申报全省户外办证标准化流程,形式多样的新婚俗改革方案将常态化推进。在五一、国庆、情人节、“5·20”等年轻人喜爱的日子,大丰将举办不同主题的集体婚礼,邀请专门的办证嘉宾参加,让仪式感十足,让新婚俗得到年轻人的接受和追捧。

“减轻爱情负担,增加幸福感”,南京市溧水区4A级景区天生桥里将于5月22日举办集体婚礼。记者18日在溧水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看到,新人对简单适度的新婚习俗接受度很高。短短几天,50对新人集体婚礼名额已满,新人将免费体验一场仪式感十足的新式户外婚礼。

“倡导婚礼新风,反对铺张浪费,不仅要有口号,更要有新的婚俗、文化产品,给新人选择权和接受权,把倡导节俭、廉洁婚礼变成可取的行动。”南京市溧水区民政局副局长张红梅说,溧水区去年申报设立江苏省婚俗改革试验区,下半年,溧水区将在农村社区建设露天“婚俗发证基地”,这些社区也是乡村旅游的亮点。

小村规撬动大治理,48万彩礼降到4.8万

婚礼现场改变习俗_现代的婚礼的变化_婚礼的改变

不少居民在采访中表示,结婚意味着酒席、彩礼、车队、排场,婚姻成为利益交换的工具,极大损害了婚姻的神圣性和美好性。然而,人们在抱怨的同时,却又被旧俗拖着走。有关部门也表示,当前一些地区存在的高彩礼、互相攀比、​​婚礼铺张浪费、婚礼铺张浪费、社会开支负担加重等习俗,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,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社会文明。民政部正在推进婚姻习俗改革试点,如何遏制“天价彩礼”等旧俗成为关注焦点。

“任何风俗都不是一天形成的,改变陋习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。群众买不买账,都要从群众中找办法。”东台市民政局局长冯惠东介绍,当地很多村子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,把拒绝天价彩礼、反对铺张浪费、规范婚礼流程、减少彩礼数额等写入村民公约,从源头上改变村民旧观念,弘扬新婚习俗。东台村民陈耀东的儿子结婚时,女方要求彩礼48万元。这个要求瞬间淹没了新婚夫妇的喜悦,“亲戚”差点变成“仇人”。当地红白理事会负责人多次上门调解,最终女方家同意将彩礼降为4.8万元。 而且彩礼直接被夫妻俩作为开办养猪场的启动资金,为婚后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基础。

除了村规民约,东台还引入专业队伍,为新婚夫妇配备拒绝繁文缛节的“武器”。 “东台新建的婚姻登记服务中心面积500平方米,设有婚姻家庭咨询站,向申请结婚的新婚夫妇及在场家人宣传新婚习俗文化。”东台婚姻登记中心负责人常乐介绍,中心拥有10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,具备心理咨询、法律、家庭调解等专业背景。咨询站已完成10余起个别咨询案例,为近90对夫妻提供现场辅导。

丽水双莲婚姻家庭服务队在​​当地小有名气,70多岁的原社区妇女主任彭乐英担任队长,她在社区威望高、人缘好,十年间撮合了30多对新人,是名副其实的“媒人”。这位“媒人”尤其提倡简朴婚礼。2020年以来,双莲婚姻家庭服务队已成功劝阻6场原本打算隆重的婚礼。今年5月,社区居民王和民的儿子结婚,原计划大摆40桌酒席,再花10万元聘请婚庆公司。了解情况后,彭乐英和丽水区莲花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康龙“三进茅草屋”,动情动理,劝说他们办新婚礼,还为婚礼出谋划策。 最终,一场简单却充满仪式感的新人婚礼“打败”了所谓的面子,婚宴直接缩减为15桌。

“这几年,莲花社区因拆迁,‘村民’变成了‘居民’,各家富起来了,婚丧嫁娶方面的攀比之风也愈演愈烈。尤其是办婚礼,彩礼钱、酒席标准、接新娘的车队都比,家庭矛盾也随之上升,一旦出问题,甚至出现婚礼办不成的情况。”张康龙介绍,2019年6月,社区在居民代表大会上讨论,成立了由德高望重的长者和“村贤”组成的红白理事会。 红白理事会制定了《居民公约》和《莲花社区红白理事会章程》,居民统一签订“五不”承诺:规定结婚彩礼一般不超过10万元、嫁妆不超过5万元、酒席在15桌以内,减轻居民经济压力。

红白会成员还积极到各家各户收集婚礼信息,对即将举办婚礼的家庭进行恳切劝说,并全程跟踪婚礼进程,成为推动莲花社区移风易俗的主力军。“这些年,文明婚礼逐渐取代了原来媚俗的婚礼恶作剧,‘天价彩礼’的事情也很少听说了,大家互相争抢,人心和钱包都没伤到,心情也舒畅多了。居民们对这样的村规民约很欢迎。”张康龙说。

试验区先行“示范”,婚姻习俗改革仍任重道远

婚礼现场改变习俗_婚礼的改变_现代的婚礼的变化

据悉,江苏已将婚俗改革纳入省政府“婚育家庭一站式服务”工作,婚姻家庭咨询在登记处覆盖率达100%。全省98%的村、农社区成立了红白理事会,将婚姻领域习俗改造纳入村规民约。宿迁市委宣传部、市文明办牵头制定了“宿迁人伦新俗9条”,倡导办婚礼新方式、结婚不收彩礼。省民政厅还联合农业农村厅、省文明办等部门印发了《关于加强村规民约建设树立诚信守信新风尚的指导意见》,共同倡导婚俗新风尚。

去年10月,全国第二家婚姻文化展览馆在南京建邺区婚姻登记处成立,免费向公众开放,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。以往只有新婚夫妇到现场领证,如今,越来越多的双方亲朋好友来到中西合璧的大厅,见证“仪式”的到来。新婚夫妇田雨、任梦然不仅带了化妆师,还请了摄影师到场。“一站式”领证、办婚礼,定格了人生美好瞬间。

“大家还在探索如何改革婚俗。但改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还需要长期的宣传引导。”建邺区民政局四级调研员关永杰介绍,建邺区成立了“全国婚俗改革试验区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。5月15日晚,举办了婚俗改革宣传暨520公益单身交友活动,百名单身青年受邀参加,青年们在婚俗改革宣传墙上签名。这种在社区定期开展的家风家教家训宣传,已逐渐成为常态。

江苏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副处长何正彪认为,推进新时代婚俗改革,既要“破”,也要“立”。“破”不是彻底否定现有的婚姻习俗和礼仪,而是要破除那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、增加群众负担、引发无休止的攀比、庸俗繁琐的观念和礼仪;“立”,就是要继承和强化传统婚姻习俗、礼仪文化中仪式感强、能体现人们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的部分。同时,要注入体现新时代青年兴趣和愿望的元素,打造新的婚姻仪式,并通过定期举办集体婚礼进行宣传引导。

“改变风俗习惯牵涉千家万户,是一个长期的文化浸润过程,要找到最大公约数,形成符合现代中国人需求的优雅、神圣、美好的婚礼仪式。”南京农业大学金山堡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研究员、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主任、教授齐晓明说,婚俗实验区就是在改革相对容易的地方寻找解决方案,以点带面进行引导和示范。齐晓明认为,无论是从空间和阵地入手,创造更多仪式性发证场所和婚礼举办地,还是设立村规民约让群众自己管理,目的都是让新的婚俗文化更具仪式感、更具地域性、更具人性化,让婚俗改革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同。

她认为,试验区的创建,将为其他地区改革婚姻习俗提供先进样本,也示范了新时代婚姻习俗改革的基本方向。政府、社区、基层社会组织、居民等多个主体要在婚姻习俗改革领域形成多方共治、机制创新,形成多元化、可推广的改革经验,为各地特别是农村地区防范“因婚致贫”找到更多途径,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。

新华日报·交会店记者 唐越 刘春

搜索